English

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

1998-09-16 来源:光明日报 严阳 我有话说

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,教材则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最基本、最重要、最直接的载体,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、使用。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、现代教育的需要,社会各界长期以来要求改革的呼声极高。据国家教委传出来的信息,调整包括语文在内的中小学教材已被列上议事日程。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:教材改革终于成为现实了!

中小学语文教材该怎么调整,或者说中小学语文教材按什么原则来调整,事关未来教材的质量。“实事求是”是毛泽东、邓小平一贯倡导的思想,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。按照这一原则来调整我们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,可以力戒教条主义、本本主义,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;同时,我们过去面临的种种困惑、尴尬也可以因此而消解。

文言文在新教材中所占比重、教学要求应实事求是适当调整。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因此,它在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、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但是,我们又不能漠视这样一个事实,那就是:文言文毕竟是过去时代的产物,对于今人而言,学习和掌握的难度极大;而在今天我们的生活、工作中,直接碰到、用到文言知识的可能性极小。因此,也就造成了教师教得辛辛苦苦,学生学得辛辛苦苦,然而“投入”与“产出”却不成比例,即便是学到一些却也派不上多少用处这样的尴尬局面。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学一些“文言文”,不过是要对古代文化有所了解,并不是要去“做”文言文,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能将教材中属于“讲读”篇目的文言文削减一些,而把它们放到“阅读”篇目中去呢?为什么不能少提一些“词类活用”之类的文言知识,而重在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文章的作者、所抒写的思想感情及诸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一类的名句呢?

现代文,尤其是现代文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比例应有所提高。作为现代人,我们接触、使用得更多的是现代文;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所起的熏陶作用,又是巨大而不可忽视的。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,不应局限于某几位大作家与过去时代的作品,所选入的文学作品应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。比如说,“雨巷诗人”戴望舒的《雨巷》;郁达夫《春风沉醉的晚上》等是不是也可以选入教材?当代文学作品,不只应有回忆战争年代红军爬雪山过草地、赞颂伟人圣地的,还应有叙写今天百姓生活感受的。后者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似为薄弱环节,而这一类的文章与老百姓贴得更近,生活气息更浓,现代感更强,因此,应该在调整后的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——我们至少可以将其先列入“阅读”教材,在听取师生使用反应后,待时机成熟,列入“讲读”篇目。

教材中与课文相匹配的练习题的设计也应实事求是,可以“标准化”的则“标准化”,不宜或不可的则不必勉强为之。选择题与判断题便于微机操作,亦可以使阅卷更趋客观。但是,语文学科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相比,有它自身的特点,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具备唯一性。比如说,带文学鉴赏性的问题,它的答案就不具唯一性。由于读者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方式等的不同,对文学作品中的同一形象的理解就有可能存在差异,正如“有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一样,你怎么能简单地说谁对、谁错?之所以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学语文只要死背硬记就可以,之所以我们的学生思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,其原因之一,就是我们把教材编死了!把学生教死了!当然,这里还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,这就是中考高考试题的导向问题。它同样需要随着“教材”的“调整”而“调整”。

(作者单位:江苏如皋职业中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